
得,哥们儿,咱今晚聊点掏心窝子的话。
就说这股市吧,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?
夜深人静,你点开那个绿油油的软件,心跳跟K线图似的,扑通扑通。看着自己那点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,缩水了15%,脑子里有个声音在喊:“到底了!这次肯定是铁底了!”然后你眼一闭,心一横,补仓!梭哈!
结果呢?你猜怎么着。
第二天,大盘给你表演一个高台跳水,不带水花的那种。你抄的哪是底啊,你那是直接抄了个寂寞,站在了泰山顶上的玉皇顶,下面还有十八盘等着你呢。
这种感觉,比失恋还难受。失恋你还能骂两句“渣男渣女”,这玩意儿你骂谁?骂自己手贱?骂市场无情?
说白了,绝大多数在市场里亏得底裤都不剩的人,都得了一种病,我管这叫“抄底癌”,晚期。症状就是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,能精准抓住那个转瞬即逝的最低点,然后一飞冲天,会所嫩模。
可现实呢?现实是,市场这个老油条,就喜欢专治各种不服,尤其喜欢治我们这种自作聪明的“聪明人”。
最近总听人神神叨叨地念叨一个词儿——“筹码峰”。说得跟武林秘籍似的,好像只要练成了,就能打通任督二脉,一眼看穿主力的底牌。什么15年资深操盘手,什么师父指点迷津,故事编得一套一套的,听得人热血沸腾,仿佛明天就能靠这玩意儿财务自由。
你还别说,这事儿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。
“筹码峰”这东西,本身没错。它就像一张地图,标明了在某个价格区间,都埋伏了多少“兵力”。哪儿是重兵把守的要塞,哪儿是零星散兵游勇,一目了然。理论上,主力大部队囤积粮草的地方(低位密集峰),那肯定是要死守的阵地,股价跌到这儿,他们比你还慌,怎么着也得护一下盘。
听着是不是特别有道理?感觉找到了屠龙刀,马上就能号令天下。
但问题关键在哪儿呢?
问题在于,给你地图的,很可能就是想让你迷路的人。
你想想,这市场是谁说了算?是咱们这些拿着几万、几十万块钱,天天盼着涨停板的散户吗?别逗了。咱们就是那片广袤的韭菜地,风一吹就倒。真正能呼风唤雨的,是那些手里攥着几十个亿、上百个亿的“主力”。
你觉得,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,会傻到把自己的粮仓位置、兵力部署,清清楚楚地画在地图上,然后送到你这个小兵手上,跟你说:“来,兄弟,我在这儿埋伏好了,你跟着我混,有肉吃”?
但凡脑子没被门夹过,都知道这不合逻辑。
那这“筹码峰”图,到底是干嘛用的?要我说,它更像一个心理战的工具。它给你看的,往往是主力想让你看的东西。
我刚入行那会儿,也迷信过这些技术指标。什么金叉死叉,什么布林带上下轨,天天抱着电脑研究,觉得自己跟个华尔街之狼似的。有一次,我也是看到了一个所谓的“低位单峰密集”,形态完美得跟教科书里画出来的一样。我当时那个激动啊,感觉祖坟都在冒青烟,这泼天的富贵总算轮到我了!
我把老婆本都砸进去了。
然后呢?然后那只股票就在那个“铁底”上,又给我往下跌了30%。每天开盘就是一根大阴线,砸得我怀疑人生。我天天对着那个“筹码峰”看,它还是那个完美的形状,可我的钱呢?我的钱已经变成了数字,还是带负号的那种。
那段时间,家里气氛降到冰点。老婆看我的眼神,就像看一个败家子。我连跟朋友出去喝酒的底气都没了,兜比脸还干净。
后来我才琢磨过味儿来。
那个所谓的“低位密集峰”,压根就不是主力的“粮仓”,那是人家的“狩猎陷阱”。主力用一部分资金,在这个位置反复倒手,左手卖右手,硬生生“画”出一个漂亮的筹码峰,让你觉得这儿安全得不得了。等你这种自作聪明的“技术派”一头扎进去,人家就开始收网了。你以为的支撑位,瞬间就变成了压力位,你跑都跑不掉。
这就像什么?就像你在非洲大草原上,看到一个水潭,旁边还有几只羚羊在悠闲喝水,你觉得安全了,赶紧跑过去。结果你一到,草丛里蹿出十几头狮子。那几只羚羊?那是人家养的“托儿”!
所以,别再天真地以为,你看到的“筹码峰”就是市场的真相。在股市这个尔虞我诈的赌场里,任何公开给你看的“秘籍”,都得打个问号。它很可能不是为了帮你,而是为了更好地收割你。
那是不是说,这玩意儿就一点用没有了?
也不是。
关键不在于你怎么“看”这个图,而在于你怎么“用”这个图。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买入信号,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个“风险排除器”。
什么意思?
打个比方,你相亲,对方给你看的照片,美若天仙。你能直接凭照片就领证吗?不能。但如果照片上那哥们儿缺胳膊少腿,或者P得连他妈都认不出来,那你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排除了,省得浪费时间。
“筹码峰”也是这个理儿。
当一只股票跌得稀里哗啦,所有人都在喊抄底的时候,你打开筹改图看一眼。如果下面光秃秃的,连个像样的山头都没有,全是之前高位套牢的“冤魂”,那这玩意儿碰都不要碰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根本没有大资金在这个位置承接,全是散户在“飞蛾扑火”。你这时候进去,不是抄底,是给高位站岗的人送温暖。
反过来,如果低位的确形成了一个看起来很扎实的“山头”,70%、80%的筹码都堆在这儿了,是不是就能买了?
还是不能。
你得再问自己一个问题:这个“山头”是怎么形成的?是真金白银慢慢磨出来的,还是短期内突然堆起来的?
这就得结合K线和成交量看了。如果股价在这个区域横盘了很长时间,成交量萎缩到了极致,像个快断气的心电图,然后筹码慢慢汇集过来。这说明啥?说明之前的浮筹被洗得差不多了,有耐心的大资金在悄悄地捡。这可能是个机会。
但如果股价是飞流直下三千尺,然后duang的一下,几天之内就堆起一个巨大的筹码峰,成交量还忽大忽小。那你就要小心了。这大概率是主力在“表演”,在给你画图看。你一进去,就成了人家“剧本”里那个被收割的群众演员。
搞了半天,你会发现,这玩意儿根本不是什么精准的“抄底神器”,它顶多算一个“防骗指南”。它不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该买,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告诉你,什么时候“绝对不能买”。
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,能做到“不犯错”,比“抓住每一次机会”重要一万倍。
你再想想那些所谓的纪律:什么跌破就止损,什么盈利就止盈。话说得都对,跟“抽烟有害健康”一样正确。可几个人做得到?
人性就是贪婪和恐惧的结合体。亏了,你会想,“再等等,没准就反弹了”,结果越套越深;赚了,你又会想,“还能涨,再拿拿,说不定是个十倍股”,结果坐了趟过山车,利润全还回去了。
所以,与其去研究那些看似高深的“术”,不如回过头来,好好修炼自己的“心”。
你问我,那到底怎么才能在股市里赚到钱?
要我说,就一条:别把自己当主角。
别总想着你要一战成名,你要逆天改命。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跟班的,一个给大佬拎包的小弟。你的任务不是去开疆拓土,而是看准哪个大佬的队伍最稳,然后悄悄地跟在队伍后面,大佬吃肉,你跟着喝口汤就行了。
“筹码峰”,就是帮你识别哪个队伍可能是大佬的工具之一,但它不是唯一的。你还得看这个大佬最近的动作(K线),看他请了多少人(成交量),看整个战场的环境(大盘)。
这套逻辑,不光在股市里管用。在职场,在社会上,不都是一个道理吗?
你刚进一个公司,别急着表现自己,提什么颠覆性的改革方案。你先猫着,默默观察。哪个部门是老板的心头肉?哪个领导是真正的实权派?公司的“筹码”都集中在谁手里?看明白了,再决定自己往哪儿靠。跟对了人,你少走十年弯路;站错了队,你能力再强也白搭。
说到底,技术指标终究是“器”,是工具。而真正决定成败的,永远是使用工具背后的人,是那颗在贪婪和恐惧之间反复横跳的心。
所以啊,朋友,下次再有“抄底”的冲动时,先别急着掏钱。给自己倒杯酒,点根烟,问问自己:
是我真的看懂了,还是我的“抄底癌”又犯了?
想明白了这个问题,你可能就离赚钱不远了。
行了,就唠这么多。这事儿你怎么看?评论区里,说说你被“抄底”这俩字,坑过几次?让我也乐呵乐呵。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网络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